您的位置 首页 > 实用软件

瑞萨rz/t1伺服驱动器方案_瑞萨usb30驱动程序

1.如何选购DVD刻录机及DVD刻录光碟!

2.朋友在2014年12月买了iphone7 16g现在700元卖给我,没有任何零件问题,值吗?

3.单片机有几个知名度企业制造?

瑞萨rz/t1伺服驱动器方案_瑞萨usb30驱动程序

What is USB-IF(究竟什么是USB-IF)

为支持和推动市场与用户对USB 兼容外设的认同,英特尔在1995 年与业界同行成立了USB

Implementers Forum(通用接口业界联合组织,简称USB IF)。目前,USB-IF 已接纳超过

900 家公司会员,董事会成员则由来自杰尔系统、惠普、英特尔、微软、NEC 和菲利普公司

的代表组成。目前董事会成员变更为惠普、英特尔、巨积、微软、瑞萨电子、恩法半导体。

USB Implementers Forum (USB-IF)是一个致力于推广并发展Universal Serial Bus 技术性

的非营利性组织,USB 组织提供了标准的传输接口规格,让计算机与设备间的连接轻松

许多。一般应用到USB 的信息产品包括了打印机、键盘、屏幕、网络装置、扫描仪等。USB IF

本身是个自愿性的标志(logo)认证。

申请USB 认证的用意

使用或贴有USB 标志(如图一)的产品都需接受这项测试,其用意是确保所有USB 装置的品

质都符合要求。这些测试不会验证USB 规范的每个部分,它们的目的只是提供合理的可接受

度量测值。产品接受测试的方法有两种:参加USB- IF 赞助的兼容性测试大会或将产品交给

已经核准的私人测试实验室。若产品通过兼容性测试,它就会列入USB 整合厂商清单,获得

一个TID 编号,并有权使用USB 标志。

…………………………

如何选购DVD刻录机及DVD刻录光碟!

一、应用领域不同

1、Ecu:

Ecu主要应用于汽车领域,Ecu又称“行车电脑”、“车载电脑”。

2、Mcu:

Mcu应用相对ECU更广泛,诸如手机、PC、遥控器,至汽车电子、工业上的步进马达、机器手臂的控制等,都可见到MCU的身影。

二、功能结构不同:

1、Ecu:

和普通的电脑一样,由微控制器(MCU)、存储器(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模数转换器(A/D)以及整形、驱动等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

2、Mcu:

Mcu是把中央处理器的频率与规格做适当缩减,并将内存(memory)、计数器(Timer)、USB、A/D转换、UART、PLC、DMA等周边接口,甚至LCD驱动电路都整合在单一芯片上,形成芯片级的计算机。

三、Ecu与Mcu的联系:

ECU一般由MCU,扩展内存,扩展IO口,CAN/LIN总线收发控制器等设备组成。

技术原理

在ECU中CPU是核心部分,它具有运算与控制的功能,发动机在运行时,它集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运算,并将运算的结果转变为控制信号,控制被控对象的工作。它还实行对存储器(ROM/FLASH/EEPROM、RAM)、输入/输出接口(I/O)和其它外部电路的控制。

存储器ROM中存放的程序是经过精确计算和大量实验取得的数据为基础编写出来的,这个固有程序在发动机工作时,不断地与集来的各传感器的信号进行比较和计算。把比较和计算的结果用来对发动机的点火、空燃比、怠速、废气再循环等多项参数的控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ECU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MCU

朋友在2014年12月买了iphone7 16g现在700元卖给我,没有任何零件问题,值吗?

第一部分,先说说普通的DVD光驱。

一般来说,很少有电脑不配光驱的,否则装系统麻烦啊,至于有些右派喊出CD-Rom就够了的口号,相必也足可媲美井底之蛙,现在在大城市盗版基本上都是DVD了(数据牒也是的),弄个CD光驱还不如不买算了。

首先,光驱是相对没有技术的产品,很少有自己做的,大厂的光驱一般都是请人代工的,看代工厂商就知道大概自己的产品了。那有人不服气说那么富士康的主板能与华硕的主板相比,这个当然不能,主板是有技术的,华硕之类的做设计,自己出设计图、自己要求元件,代工厂商只是一个组装的角色,即便如此,品控的要求也是很高的,所以同意说主板界看代工是幼稚的(国内七XX的贴牌那就算了),但对光驱这么普通的东西来说,哪还要求这么多,代工等级很低,一般代工的除了面板之外区别不大,所以说光驱高手一般看一眼就大概猜出谁代工的了。那还有人问,会不会象液晶显示器一样,"代工"(说面板厂商更确切),经常会变动,光驱没有液晶面板那么大的起伏,哪怕更换,严谨一点的厂家也会变动型号的。此外,也有小道消息称同一流水线生产的不同oem品牌品质有差异,其实是酸葡萄心理,好的就是他们迷信的品牌,差的就是他们不相信的品牌,至少,这种菜鸟级别的”知识”从CD光驱时代就有了,可惜至今也没有任何证据,净弄些有的没的说,反而是代工品质完全一样倒是可信的,因为网上拆机无数,可以去细节观察,一般固件(Firmware又称韧体)都可以互刷,此外官方一般也爽快承认的。

光驱品牌很多,就拿知名的来说,个人感觉光驱差别不大,读盘能力与寿命没有以前那个时代好,不过价格也摆在眼前,没话说,所以建议光驱稍微将就算了。台电、三星、LG、Benq、先锋(注意,本人是爱国的,本文只是技术文章)都差不了多少,有些人买了一个月就挂了,有些人用了两年都没挂,不需要在意。而且光驱切忌不要贪图读盘能力、寿命长才是王道,读不了一张地摊的**问题不大,本身盗版的碟质量差也是原因,可是关键时候连刻的很好 XP安装盘都装不上就麻烦了。当然光驱的寿命也跟使用方法及频率、环境、硬件电源以及是不是货、返修货都有关系。运气因素实在很大啊。对了由于最大才 16X,所以光驱速度没有大差别,不大会发生爆碟;但为了卖点,好多厂家光驱催产“读盘王”,往往牺牲寿命,因为读盘好坏基本上是光头,同样的光头 (一般DVD光驱也就三洋、先锋、飞利浦那么几个),为了提高读盘,就需要动态的提高光头功率,很不好,光头本来就脆弱,所以通常读盘能力越好,挂掉的时间越快。对了,还有锁区的事,那是好事,卖到发达国家的光驱基本都是锁区的(RPC-II规定),再说笔者现在几年了都没有买到过要换区的碟,无所谓的。总之光驱首先差别不大,其次读盘能力没有乃至反作用,再者在意锁区很无聊。

现在我就说说普通光驱最有名的几个:

1.先锋,先锋的光驱以前是很好甚至最好的,比如最有名的121SA(早就停产,现在即使有也多半是返修货),记得我买时4百多,价格比同行高大半。吸盘式也很可爱,不过除了认盘极慢,盘片兼容性差,其他的都很不错(注意考虑121所处的那个时代),后来由于DVD降价,利润大跌。所以有先锋的大降价,遗憾的是很多高手太念旧,始终在配机单上强调先锋DVD。目前来说,先锋的几个后继型号如122和123,为了降价,连控制芯片都从松下(MN103S71)换成 ali、MTK(联发科的MT1355PE)的,而且变成了短机身(2M缓存之类的是很次要的),大幅缩水?注意,由于光头大家无需去管透镜之类的技术,目前的三洋、先锋等光头一般都差不多(低端刻录机界也是如此),那么主控芯片的作用就如主板一样,很重要甚至更重要,当然,先锋光驱中等的品质相信还是有的,也还过得去,毕竟没有索尼这么硬的家底和脸皮,就是价格太狠,我觉得习惯先锋的DIYer可以适当考虑换换口味(配机的人一般都习惯某种光驱),现在的先锋也没有什么优势了,用某老大的话说,加上先锋的名号,还可以进入你的视野。另外先锋的从123(黑色DVD-123D,米白色的123A与银色的 123E)开始完全与华硕合作,所以知道一点的人都明白华硕的产品完全就是先锋的产品(完全的原因,请看刻录机部分),不过华硕的光驱多个静音功能(其实先锋的也有,只是不是先锋主推的),最好买华硕的。因为都是华硕自己做的,华硕还有静音功能,最主要是华硕的服务好,起码比先锋好一些,大凡有背景的如 benq、lg、三星、华硕,他们的渠道、服务还不错(相对不错,起码比Sony、先锋好,NEC之流那更好的多了)。

2.Sony的光驱在大陆市场口碑很差,这个倒不是我有偏见,它的DDU162X、163X都完全的BTC(光驱代工厂商中比较没有实力的,没有任何经典的产品,LJ的代言人)做的,除了样子好看,代理商七喜的渠道能力强之外,初期读盘是很强,可惜典型的寿命低,最近还说适应中国国情的读盘王,正是XD,不过早就停产的 Sony 1615不错,Lite-ON(建兴)代工的,这才是sony的品质。当然说了先锋与sony,并非是说他们的不会做东西,,主要是不满意较低的绝对利润,比如先锋吧,自己就生产激光头又是光驱大厂(现在已经委托给华硕了),而且它自己的光头很好,但经常不用自己的东西,显然是觉得自己东西贵了给你们得不偿失,东西是好了,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它好,反而销不掉丢了市场,从来价格与质量就是大对头,尤其在低成本而且低技术下的中国,先锋先前也有数次这样的做法,每次都赢得骂声载道, 121为什么至今印象如此深刻,就是因为120实在做得太LJ,单单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台湾最差的主控芯片就让它的读盘、噪声和发热一律垫底,为了挽回面子出了个121,用了自己的第三代激光头和松下的主控,都是好东西,大受追捧,利润可就低了,尤其是去年开始光驱降价,所以借着121的面子出了123鼓吹短机身,主控芯片是相比之前廉价的MT,不停地重复,一次用高质量来吸引你们,下次用低质量来赚钱,再下次……。不过日本光驱中最烂也最奇怪的就数联合Philips发明光盘和光驱的SONY了,他们单单光头技术就很牛,看看高档的CD机就知道了,可惜Sony只是开发的时候最积极,生产的时候就找成了代工的(主要收取权利金),为了攫取最大利润降低成本取的措施无非是牺牲质量抢市场,这种做法在中国见怪不怪,把落后的产品销不掉的产品销往中国,全球品控以销往中国为最差来定(买刻录碟的想必很了解)。Sony更是如此,弄个BTC的东西来害人,自己国的却是建兴代工的好东西,XD。

3.Benq,在大陆的光磁领域,明基是一个重量级的,而且产量很大,替人代工的厂商超级多,质量吗,一般般,有好有差,中庸之作,买了也不亏,至少支持国货嘛(谁叫国内愤青多),新品1650v系列读盘的能力与噪声控制不错,寿命目前所知还不错,比以前的好多了,笨球(昵称)的东西好买,比较吃亏的就是国内很多心智不大健康的人喜欢国货相轻(就是看不起国产的,崇拜外国牌子,容易发脾气),我觉得这是不客观的,笨球的做光存储才几年,进步算很大了,初期他的产品确实不怎么样,鳄鱼之类的至少我试过很不满意不敢买,但最近产品档次还不错了,其实大家去看看笨球的CD -R就知道了,以前不起眼,现在几乎已经统一了中端CD-R市场,问问人,几乎都是Benq 52X新白金(音乐碟片除外)。而且目前的DVD光驱普遍都比较精简也是事实。总之,笨球的还可以,品质与先锋/华硕同级,值得购买,当然也好不到哪里去,ALI M5721D主控芯片,普通品质而已,价格摆在那里嘛,图个购买方便。顺便附带笨球光驱(不是刻录机)攻击三步曲:

1.人红是非多,他的光驱质量前面分析过,主流而已,产量大,初期经验浅,而光驱本身就有好有坏,个体差异大,经常被攻击。

2. 由于是国产的(虽然很多国外顶极品牌也是made in china),但笨球吗,国产的想必应该很差吧,笨球也不是名牌,所以一旦买了笨球的坏了,就满腹冤屈,破口大骂,口若悬河,声泪俱诉,批的体无完肤。反之如果哪怕是非常LJSony,不吭声了,心虚了(日产的,想必是好的,偶的可能是个别吧)。

3.一浪接一浪的批评使得新手不得已买了“口碑不错”的先锋123,乃至Sony1632,花冤枉钱。

4.Lite -On建兴,建兴作为宝岛台湾的光驱厂商(注意建兴不等于在大陆抢注商标的源兴),技术实力很不错,在专业论坛人气仅次于浦科特,一般来说,凡是知道一点光驱知识的都蛮喜欢建兴的,价格便宜,做工也不错,很多大厂都找它代工,口碑非常好,东西稳妥,可惜建兴的大陆销售没跟上,叫好不叫座,建兴的优点可以说各方面都属于中上水准,尤其是DVD各种格式支持性能很好,读盘、以及使用寿命都较好,就是读盘噪声大,可惜大陆买的不多,因为很多2级城市没得卖,大城市也是货不是很全。具体说说,以目前来讲,有三款:金、银狐狸167T (面板颜色)、16P9S系列。差别也不大, 107T由于噪声大(其他不错)而停产了,不过货源很多,很多地方甚至只有金狐狸卖,16P9S的话型号新一点,噪声稍微低,其他差别不大,有的话更好,很多知名光驱,例如 Sony1615、NEC5800都是走这个型号,连固件都可以互刷,由于不像先锋那样对利润要求那么高,牌子也丢不起(看看可怜的笨球就知道了),经验丰富质量可靠,所以很实惠,不过有言在先,小地方不一定买的到正货。

5.LG光驱,LG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光存储企业(HLDS-日立 LG数据存储联盟),占据着庞大的OEM市场,但大陆销售较少,我感觉他的光驱还可以,以耐用、均衡著称,缺点是LG的东西好的非常好,少数差的也有,总体来说不错,早先的LG 40X光驱有很多同学现在都在很好的用(CRD-8485B),5年了,但也有LG的某型号CD刻录机(具体忘了),会爆碟。总体来说值得推荐。以8163B来说,比61、62好多了,读盘能力不错,而且与停产的先锋121一样都是用松下的芯片,可能是目前DVD光驱中极少数用中档主控芯片的光驱了,很8错。

6.BTC(英群)、微星、爱国者、台电都是一路货,很不推荐,BTC听说是“最恶劣品质”,我也感觉BTC代工的产品都是LJ,挂着sony也没用,大家最好不要买,建基之流虽然与明基同在acer旗下,但较差,三星的金将军(MT 1355PE+ -HD68V)信息不全(康宝倒是一大堆)听说一般般。

光驱写了这么多,也就够了,现在说一说刻录机,刻录机区别太大,技术上也有区别,所以差别很大,而且刻录机利润大偏,几大厂家各有特点、毫不含糊,看来节约不了口水了。

刻录机厂商不多,而且十分复杂,最主要是非常容易买错,不同系别之间的区别很多的。先说说比较容易误导的技术问题,很多人买的刻录机不是买来用的,纯粹是来看”技术”的。

先说一下简单说一下DVD的历史,早先DVD是在日立、松下、三菱、飞利浦、先锋、索尼、汤姆逊、时代华纳、东芝和JVC十家组成的,现在的地位是DVD论坛(此”论坛”只是一个行业组织,不是真的网上论坛)的指导委员会,虽然后来也加入几家,但核心可以收取专利费的就是他们,开发了DVD-ROM(就是普通DVD碟,不是刻录碟)之后,他们在推出DVD-RAM之后内部分裂,索尼与飞利浦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独立开发自己的DVD刻录规范,从而联合惠普共同创建了与之对立的DVD 联盟(也是一个组织),后来三菱化学/威宝、理光、雅马哈、戴尔、汤姆逊加入,,主要技术元老是sony/飞利浦这对联手发明CD的老搭档已及不少碟片厂家捧场,他们旗下发明了DVD +R +RW +R DL,目前DVD 联盟成员共有60个左右,原先的DVD论坛现在有成员200多个,但成员的作用不大,充数骗人而已。具体的厂家是:

DVD-RAM是松下、日立与东芝三家公司联合开发的,DVD-R/RW是的研发者是日本先锋公司,而+R/RW是飞利浦开发的。

在技术以及民用刻录盘市场占有上,DVD论坛很不幸,+R、-R技术上差别不大(+R由于较晚所以稍微进步一点),市场上七比三(+R的人气好),在RW和 DL上基本都是+的天下,+得益于booktype的开发,彻底扭转了+系列光驱支持差的局面,booktype技术使得+的任何碟片可以被识别为DVD -rom,就是普通的DVD片子而不是刻录碟,因此除非DVD光驱光头老化了,+的刻录碟应该都支持,如DL(双层刻录盘片)由于推出较晚,哪怕- R DL好多自己的光驱都不识别,+R DL就有绝对的优势了,在RW上也是如此,而且+RW的容错最大可达512M,盘片的寿命以及可靠性上比当初草草推出的-RW好多了(不过-RW的识别倒是还好,也有极少部分人用),甚至比RAM的100M都高。这里我不是评判+ -的优劣,在普通的+ -R上其实价格才是王道。光驱的导购中是否支持booktype是国外详细评测必不可少的项目,如果你的碟片只是用来备份,不考虑在其他机子上的能否读取,或者不涉及RW之类的,只用DVD R (-R的都支持,+R仅在较老的DVD光驱中有些不支持),可以不关心;但如果是要考虑到兼容性,就是顾及拿到其他人的电脑上也可以读取的话,尤其是可擦写的RW和双层DL,那么booktype就必须考虑,因为RW正常情况下买+RW多(前面已经说明原因了)。具体的, booktype分+R、+RW、+R DL三种,除了+R DL之外DVD论坛旗下的日本厂商一般都支持不全面,当然,如果使用非官方的破解的固件那肯定例外。这也说明支不支持booktype不是技术问题,而是DVD论坛成员利益问题,这点飞利浦、Sony、台湾(MTK)的支持度好的多,虽然目前不支持booktype的也可以刻录+R/RW系列,但如果考虑到其他机子的读取的话留神一点,因为很多老款的DVD光驱(国内保有量很大)识别不好,尤其是+RW及以上。

对了,刻录机虽然目前还没有非常成熟,表现在DVD +R、-R是没有问题了,但RW与DL还在进步之中。不过八、九成以上的玩家刻的就是+-R,近一成的用户刻的是RW,剩下咪咪零头才用RAW、DL(对了,DL又叫作D9刻录碟)之类的。DL倒还可能有点前景,但 RAM真正是没必要,点缀的。首先,广告卖点是”移动光盘”,既然移动,到其他地方至少可以读取吧,很不幸,绝大部分光驱(即使不少现在出的光驱)基本上不支持(即使少数支持速度也很不理想),移动,做梦更实际。其次”1万次擦写”很诱人,但实际上建立在很好的保护以及高档的做工上,其实优秀的RAM标准是像软盘一样装在盒子里的,与那些裸奔的单单这些就差别很大(想想看软盘裸奔的样子),再者这是理论值,实际上低档的RAM盘片做的实在一般(包括某些日系盘片),根本禁不起折腾,如果在国内很多”纠错王”、”超强读盘”光驱的照顾下挂的更快。最后价格因素,高档的,象样的RAM上百呢,还不如移动硬盘合算的多。当然提出两点:1.RAM并非没人使用,很多大型企业用来网络转储的,其次由于现在芯片的进步,很多刻录机本身就有RAM功能了,那就算了,我的意思只是RAM不管有没有都不是值得考虑的因素。举一反三,如果新款的刻录机相对老款只是在DL RW上进步些,芯片没多大变化(步进而已),而价格居然相差三十元以上,我想决策是容易的。顺便以现在的为例,由于DVD +R、-R已经成熟了,16X基本封顶了,不会再提高了(PX除外),所以以后真正值得少数人关注的只有+RW、+R DL的速度,其他的RAM、-R DL只是花头,全兼容没多大意义的,试问一辈子都用不到的盘片,兼不兼容有甚关系?

还有我想说一下产地的问题。经常看到有人为产地争来争去,其实大马乃至日产的也不见得很好,作什么东西总需要经验的,大马的并不见得比我们好,尤其是设备与员工,但我国的工厂一般都是最近几年布置的,经验难免不足,而大马的经验比我们丰富,大马=老马,^_^。而日本的员工素质以及管理确实好的多,并且没有技术壁垒,当然上手快,相对好,可惜也贵啊。再说低端的400多的刻录机,日本的承受不了成本,也都转移了。至于做手脚,好像没有这方面的证据啊。最近我国的有名的Benq也是逐渐进步累计经验的,起码相比1620、1640的进步是明显的。建兴单单看主控与光头并不见得很好(甚至lj),但经验丰富,所以口碑很好。国产,对了,应该是说大陆产主要是经验原因吧,最近看到一篇关于耳机产地的文章,发现很多日产乃至大马的,其实也是大陆产的,适当的媚外情绪收到打击,^_^。国际贸易法例中,包装地即为产地,所以很多狡猾的厂商做了手脚,生产好之后国外跑一圈又回来了,纯粹是当我们冲头(日产的先锋例外)。刻录机中,即使民用最高档的如PX712/716/755/760也是国产的(设计是日本的),台湾代工的那就更多了(也算国产),单单看产地确实不大成熟啊,反而国外的论坛,对made in china倒是满放的开了。对了稍微修正一下的是有些厂家有几个工厂分别对应不同的销售地区,一般来说马来的与大陆的差不多(不要相信什么用日本原厂标准之类的鬼话),但也有少数厂家确实日本生产的,好像用料比马来的好(道听途说),标准比国产的严,但一般只销往欧美,台湾都不一定买的到。

最后说一下网站与报刊的光驱评测,我建议除非评测发现什么大问题,最好不要看,或者说不要作为重要的参考依据,实际上很明显,很多人买刻录机总是希望能顺顺利利的服役,刻的盘好一些固然很满意,但也不要太差,刻录机最主要的就是寿命,很多刻录机使用时间长不了。而且,说实话,拿几张刻录盘弄个刻录曲线来说明一款好机很难有说服力,每款刻录机总有他适合的碟片,也有不足之处,不同种类的碟片有上千种啊,评测反映不了什么,例如只善于-R的某刻录机在某些+R的碟片刻录很好那是很正常的,即使具体碟片换个环码的也可能差很多。而且绝大部分”公正”的评测是做了而且很容易做手脚的,如果有人反对,其实刻录机的评测收好处的比例很多(广告回馈),菜鸟看了太危险,还不如去某些光驱专业论坛看看人气了解一下实际一点 (而不是傻乎乎的提问买哪个刻录好啊之类的挨宰对象)。最主要是,其实光驱的刻录曲线由于技术、批次不同,差的并不代表实际中使用差,而刻录机最最最重要的是使用寿命,这点只能时间以及口碑来证明,从来没有评测做老化测试的,希望各位善于对待评测,如果是菜鸟的话,比较中肯的意见是不如不看,免得被肮脏的品牌先入为主。

捎带提及附送的东西问题,大家知道,刻录机厂商与盘片厂商关系密切,有些甚至专门向盘片厂收权利金的,所以很多刻录机尤其是新老款促销时经常送东西,有些小气的,送送钥匙环以及盒子杯子之类的东西,义乌那儿1块钱就能买到了,没意思。遇到最多的是捆绑盘片,例如是N 张三菱16X的DVD-R,那也不错,三菱的现在价格是3元多一张,折算一下就可以了,不过小心有些店家经常克扣,或者有些厂商把威宝当三菱卖,虽然威宝是三菱旗下的二线厂商,但品质不可同日而语,威宝甚至不少都不如由于合同原因用太诱劣质盘代工的威宝变色龙系列,简单说威宝价格很普通,品质也较普通,小心用威宝驴猫换太子;还有些送的盘片更不堪,是些低端的徕德、MCC、大自然片,这都算还好的了。更有些厂商甚至送前面提到的,意义不大的,-R DL, RAM之流,这些盘片没人买的,迫于压力盘片厂商会生产一些,纯粹靠搭售刻录机来清空库存(猜测内部价肯定非常便宜),一句话来说就是鸡肋:看样子把,盘片也值点钱,实际使用嘛,去哪里用?所以建议大家可以干脆无视这种盘片。

补充一下,现在的小孩鸟的很,动不动就说蓝光(简称BD)、 HD马上来了,DVD没意义要淘汰了,其实BD、HD阵营不像DVD,他们一开始就是完全对立分开的,理论上支持BD、HD的光驱成本不低,所以他们的融合有时间慢慢熬。最主要,这些东西要平民化,起码很久,尤其是在对立的情况下,即使出来了,样品与普及到百姓也有很久的时间,如果BD、HD达不到8X的话根本没有刻录价值,高速盘片技术对硬件要求太高了,现在的硬盘都很吃力(简单说,即使普及了,现在的低端配置也很勉强或者早就淘汰了),大家回顾历史吧,DVD也才今年下半年彻底统一了,上半年还有”高手”在4000左右的价位推荐CD-ROM的,VCD是89年出来的,DVD是95年确定的,沧海桑田,一个产品的成熟至少要等上5-10年,BD、HD的普及不会很快,现在只有ROM而已,XD-R、XD-RW,以及速度的提高还有很远很远的路要走。顺便个人看法是虽然BD来得大一些,但HD也够大了,HD盘片便宜,而且加密版权比BD好多了,可能更适合电脑,微软也被逼表态,有的好戏看。

末尾申明一下,DVD刻录机尤其在沿海地区也有不少份额的货、返修货流入市场,此外刻录机虽然比光驱好一点,但品质总有参差不齐的,差的品牌也说不定有好的,好的品牌说不定也有差的,就像华硕的主板也难免坏掉,七彩虹的显卡也有不少使用很好的,所以不要为个体现象所迷惑。再者,DVD刻录机还有些额外的事情,如86数据线、打开DMA,电源功率,学会用nero,学习打开booktype,学习刻录文件、音乐、**,刷新固件,刻录时注意系统负担,刻录速度是否稳妥,碟片挑选与识别等问题,基本上初期接触的都是这些问题,不一定是刻录机的原因。

切入正题,开始具体分析了,由于市面机型很多,有带光雕的,有SATA的,有外置的等,一般与内置的差不多,不分析了(其实这些了解也不多),只举的是代表性的款式而已。分析上只看的是刻碟的能力,因为刻录机买来首先就是刻录的,读盘是次要的,不过现在的刻录机多多少少有些认盘较慢、挑盘的现象,谁叫DVD论坛与联盟打架,推出了一大堆DVD刻录碟的格式(注意哪怕是RAM,也有很多不同的具体标准,麻烦),百姓遭殃。不过一般来说分-R与+R两派,刻-R好的一般+R差一些,也有+ -R都可以的,具体下来也很难说,你说某个系的+R不好吧,偏偏某些碟片好的让人吃惊,所以我也只是从整体上来说的,基本还是客观的。此外硬件来说,从低端机型的主控芯片来说,不考虑高档的少见的soc芯片,如果瑞萨的90分,那飞利浦、松下80分,NEC、MTK70分吧。从光头来说,其实前面说过了,虽然光头的重要性与主控差不多,但光头同质化多,像XBOX经常换光头,被NEC收购的三洋,与飞利浦、先锋都差不多,不过三星已经台湾某品牌的光头据说比较差劲。刻录机一般很多人喜欢讨论主控就是如此(再具体的次要些的马达之类的就不讨论了),不过什么东西看做工与表现最实际,主控与光头只是成本的一部分而已,有人说占80%是不厚道的,因为这只是报价,试问谁的家里没有“价值数千元”的软件呢!做工更重要,设计更重要,服务更重要,寿命更重要,即便是同样的主控,好的与差的差距极其明显。

现在开始具体了首先说一下刻录机的老大,就是日本的浦科特(PLEXTOR),简称PX,它的高端刻录机超级贵,上千很正常,而且好马配好鞍,浦科特挑盘,那些2元左右的盘片刻录效果可能还不如用三星的好,读盘也是D版的在某些机型上(如712)偏差,但是高档盘片非常之好。浦科特带有全面的专业测试软件与专用的刻录软件,而且盘片的测试几乎都用浦科特的刻录机为标准,有钱不大爱国人士的唯一选择,国内买高端也就只有PX可以考虑。好话说完了,浦科特近来涉足低端,也出了几款价格还可以平民级的,如740A/750A,很多人诟病说是Benq代工的,言下之意…,其实老早的顶极的712/716就是Benq的了。在于740/750是贴牌的,716/760之类的完全是独立研发的区别。不过浦科特虽然好,但也不是独孤求败,而且他成功进入中国市场手段也是靠早期的一大堆高水平在CD等专业网站捧的,现在很多都是元老了。作为品质,浦科特的中高端还是极好的,也是少数独立做的厂商,自从雅马哈(YAMAHA)挂了之后,勉强够的上对手只有Teac之类的了,他一般用三洋光头中高端的产品,并且是 SoC设计单一主控芯片(如716A的492),对了,一如某些日产主控的习惯(主要是DVD论坛成员的小家子气),顶极的712/716由于用三洋的最高档芯片(三洋有好多种芯片,soc的是独家最高档的)反而不支持+RW的booktype(+R与+R DL是支持的),问题不大。建议购买的话配合的盘片最好三菱以及诱电级别的。在低端,他有些懒,直接请低端做的较好的贴牌了,例如740是飞利浦设计的,750是teac设计的,所以直接买生产商的更合算。

还有就是华硕与先锋的产品,首先打破悬念,华硕与先锋在DVD上是一体的了,他们的合作很不简单,不是一般的如 Sony与建兴的普通合作关系,先锋把全套技术乃至自己的光头都卖给华硕了(先锋吃权利金就很饱了), 可以认为在中国先锋的东西就是华硕的东西,不需要考虑设计属于谁了。他们在东南亚是同盟。但补充的是,他们还不是完全的同盟关系,因为销往欧美的是日本先锋本厂而不是华硕代工的,有些不同。华硕在先锋的指导下,虽然入行较短,但品质与市场份额不错,先锋的东南亚的光驱基本都是华硕代工的,成本关系,后期与包装才在大陆made in china,还有些谣言说先锋帮华硕代工、先锋自己在大陆生产(也不想想华硕自己就很大了),是不明智的。大陆的肯定是华硕的,无数的拆机对比图也明确他们是一体的,甚至某些先锋的电路板写的是华硕,可见一般。具体的来说,先锋的109(对应华硕1608P)、先锋的110(对应的华硕1608P2S),华硕的1608P2 (对应先锋的少见的可能是110D吧,不普遍,以后肯定是110以上了)。现在由于110价格偏高,而且主要差距是前面提到的无聊的兼容RAM而已,不妨以109为例,是先锋的光头加上NEC的主控(D63641GM,110是D6364 5GM,但主控产地是日本,而NEC自己用的主控产地是 china,奇怪),但做工还不错,少见的非短机身,重达1000g(也可能是静音材料的关系),很扎实,毫不缩水,感觉踏实极了。先锋在刻录机零售的地位还是不错的,很多人大量烧鸡就专门找先锋,口碑不错,国内尤其如此(事实上很多国内的人刻录机只知道先

单片机有几个知名度企业制造?

 iphone7什么时候上市?iphone7什么时候发售 上市时间最新消息  iphone 6s推出以后大家对苹果推出下一代iphone7的期待值与日俱增。下一代iPhone的命名应该是妥妥的7和7 Plus了,而一年一度,关于新iPhone的传闻可以说是IT圈中最让人乐此不疲的固定节目。iphone7什么时候发售和iphone上市时间也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根据最近消息以及按照苹果以往的惯例推算,iphone7将于明年9月正式上市。  在6s发布之后,这场大戏就拉开了序幕,来自供应链、业内和我们的“老朋友”分析师郭明池开始轮番爆料下一代iPhone的消息,目前已经得到的传闻有会用台积电代工的A10芯片、屏幕尺寸不变、Plus版本内存增加到3GB等等,但这些都仅仅是配置性能上的变化,远不是大家期待中的全新iPhone。  分析师们显然没有让大家失望,最近关于外观变化的消息陆续接踵而来,在之前和大家聊完iPhone 6c后,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再聊聊关于iPhone 7/7 Plus上那些巨大变化传闻的真实性,下面就来看一下。    Home键是否健在  毫无疑问,人们对新一代数字命名的iPhone总是要比带S的版本多一丝期待,这多的一丝最大来源就是全新的外观。对于iPhone而言,数代以来的整体风格都没有变化过,用一块触控屏加一颗Home键基本就概括了,所以业界越发期待看苹果还能玩出什么新花样,这其中最热门的就是关于取消Home按键的说法。  从iPhone 6开始,就有传闻说苹果将取消手机上的Home键,而最近据《巴伦周刊》的分析师Gene Munster透露,苹果有50%的可能在iPhone 7上用全虚拟触控按键取代Home键。而更可靠的说法是,苹果此前曾招募资深瑞萨工程师内部开发TDDI芯片,希望将Touch ID功能集成到显示屏里,以消除iOS设备上的Home键。  2iphone7什么时候发售 上市时间最新消  手 但上个月有新闻显示,苹果已经把下一代iPhone的LCD显示驱动芯片订单交给了触摸方案供应商Synaptics公司,这种购常规显示驱动芯片的做法一定程度上表明了苹果的TDDI芯片还没有准备好,所以真正要取消Home键至少得等到2018年的iPhone 8。  事实上,Home键的作用并非不可取代,特别是在3D Touch技术诞生之后,就可替代原来Home键的不少功能,比如说打开后台,其他功能也只需调整系统交互逻辑即可达成。对于不少消费者而言,都希望未来的iPhone手机能在机身不变大甚至“瘦身”的情况下,增大手机的屏占比,获得更舒服的观看体验,这对Home键存在的必要提出了严重挑战。  取消3.5mm耳机孔  刚曝出苹果将取消耳机接口的时候,对圈内特别是音频圈震动颇大,大家甚至还煞有其事的讨论起了蓝牙耳机音质如何如何,然而这只是对整条爆料的断章取义。据日本Macotakara博客的说法,苹果将在下一代iPhone上放弃3.5mm耳机插孔的设计,改将其集成到Lightning接口上,并标配Lightning接口的EarPods耳机,这样做的唯一目的,就是想让机身变得更薄。  (南方财富网 这几年iPhone一直在拼命做薄,但电池续航和机身强度是制约其变薄的最大阻碍,而如果将3.5mm耳机孔取消,iPhone的厚度至少还可以减少1mm,可别小看了这1mm,有多少手机厂商为1mm的厚度绞尽脑汁。而苹果干类似的事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早前就曾抛弃软驱和光驱,后来在已经卖出十亿部iPhone之后,苹果突然在iPhone 5上放弃30针接口。然而此次的变革对业界影响就很难说是好是坏了,毕竟Lightning接口是苹果独有,第三方音频厂商要想在新iPhone上赚取利润就必须出Lightning接口版本的产品,形成了与安卓等平台的分裂,增加产品线和成本,除非苹果将Lightning接口更换成现在日益流行的Type-C接口,否则安卓阵营不会也没法跟风冒进。  但如果苹果真打算这么干,配合上自家Beats在行业内的话语权,或许真能废除掉3.5mm接口,之前JBL和飞利浦与苹果合作开发Lightning接口耳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当然,Lightning接口取代3.5mm接口也不是没有好处,比如更好的音质体验。因为Lightning耳机能够接收到来自苹果设备的无损立体48KHz数字音频输出,并发送mono 48KHz数字音频输出。从信号源来说,更高样率的48kHz理论上比CD音质好,而且数字信号的传输允许回放端内置的解码器与处理器(DSP)对音频进行处理,理论上实现更理想的效果。另外,如果使用Lightning接口做耳机接口,那么DAC部分以及话筒的ADC部分就可以放在耳机内,声音品质可在耳机端进行优化,不依赖设备本身的解码放大电路,可玩性增强不少。  3iphone7什么时候发售 上市时间最新消  双摄像头和无线充电  上月底,业内知名网友曾在微博爆料:苹果在实验室里测试包括兼容耳机的USB Type-C连接器、无线充电、多点3D Touch、双摄像头、嵌入屏幕的Touch ID指纹传感器、以及AMOLED显示屏等技术,尚未最终确定产品形态。  Type-C取代3.5mm、Touch ID嵌入屏幕两条我们上面已经分析过,剩下的爆料中较为靠谱的就是传闻已久的双摄像头和无线充电。  据传,苹果公司已经研究双镜头技术3年以上的时间,开发了各种应用来充分利用双镜头相机技术的优势。今年4月,还以40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LinX Imaging公司,用以解决双摄像头光轴变差致使图像模糊等问题。同月,美国专利与商标局还公布了苹果一项名为“小型长焦摄像头”的专利,描述将当前普遍用的常规、广角摄像头联合在一起,镜头总长6毫米或更短,焦距约为7毫米,像素尺寸和iPhone现在一样都是1.2微米或更小。这种双摄像头设计能突破单镜头的物理限制,获得更好的画质,甚至完成3倍左右的光学变焦效果。  苹果要为iPhone加入无线充电也不是现在才有的消息了,早在2010年11月其就申请了一项前瞻性的专利,通过“近场磁共振”技术建立起一个有效范围1米的充电区域,凡是支持这一技术的苹果设备只要放置在该区域内,就可进行无线充电,无需任何连接线或电源插头。而今年10月,又有一项双线圈感应式充电系统的专利获得通过。考虑到Apple Watch已经用了无线充电技术,所以iPhone 7沿用相同技术就只剩下金属机身会影响无线充电效果这个阻碍,但外观材质上已有传闻说将从铝合金回归到经典的双玻璃设计,相信其中必定包含着对无线充电的考虑。 售价可能提高  除了上面提到的重大变革外,使用AMOLED屏幕、双玻璃机身等等也是引入关注的重点,但根据目前情况来看,iPhone 7的最终形态将取决于供应商的表现和库克的抉择,真机的模样估计还得等上一个季度才可能爆出。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是,苹果很有可能在7上取消掉被人诟病已久的16G版本,从32或64G起跳,但无论如何,iPhone 7上多种新技术的用一定是板上钉钉的事,相应的也会使成本上升,反映到价格上就可能是售价的上涨。同时,再考虑到苹果越来越奢侈化的风格和人民币贬值的现状,其登陆中国时涨价也就顺理成章了。  iphone7上市时间预计2016年9月,距离这个日子还有10个月的时间,大家准备好肾了吗?在不断发布的消息,以及之前放出的概念机以及谍照,大家是不是迫不急的想要有一台呢?

根据iSuppli公司资料显示,2007年中国市场中的10大MCU供应商排名如下:

2007年排名 供应商

1 瑞萨科技

2 飞思卡尔半导体

3 Microchip Technology

4 NEC电子

5 英飞凌

6 东芝

7 Atmel

8 三星

9 恩智浦半导体(NXP)

10 意法半导体

iSuppli公司把全球MCU市场划分为三个地理区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以及台湾/中国大陆。日本和韩国企业拥有系统设计与制造专门技术,因此在消费电子领域非常强大。美国和欧洲厂商在工业控制和汽车电子方面比较成功。台湾和中国大陆厂商专注于低端消费电子产品。瑞萨科技2007年是中国市场中的最大MCU供应商,飞思卡尔半导体和Microchip Technology分列第二和第三位。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消费电子产品与PC外设制造中心,2007年已成为相关产品的微控制器单元(MCU)的最大单一买家。 中国2007年占全球MCU市场的14.5%。2007年用于数据处理、汽车与工业电子的MCU营业额增长率达到两位数,数据处理一个领域的营业额就比2006年增长了31%。

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全球MCU市场将从2007年的24亿美元增长到3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

1,数据处理设备目前在中国MCU市场中占最大份额,这是因为中国是平板显示器、智能卡和PC外设的全球制造中心。iSuppli公司预测,2012年中国与数据处理相关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9亿美元增长到12亿美元以上,复合年增长率为12%。

2,中国第二大MCU应用是消费电子产品,预计2012年该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6.9亿美元增长到9.71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7%。

3,iSuppli公司预测,汽车与工业电子市场将推动中国MCU市场的持续增长。国际汽车电子制造商正在中国积极扩大自己的产能,国内制造商也在进入这个市场。2012年汽车电子领域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2.74亿美元上升到4.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2%。2012年工业电子领域中的MCU营业额将从2007年的5.79亿美元增长到7.43亿美元。

iSuppli对中国MCU市场趋势进行了透彻分析。MCU供应商在产品中集成更多的功能特点,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要。这些特点包括支持USB、LCD驱动器、A/D转换器,以及用于提供MCU与互联网连接能力的TCP/IP等通讯协议。另外,越来越多的MCU具有板上非易失性内存,主要是闪存。MCU的非易失性内存也可以用MRAM和FRAM。最后,由于应用工程师在现有及下一代系统设计中日益用更加复杂的器件,MCU市场继续向16位和32位过渡。这要求半导体供应商提供覆盖8、16和32位MCU的全线产品。

随着发展,MCU市场将会更加精彩,供应商将更多的功能呈现给消费者,中国作为最大的MCU买家,业者有理由相信,将汇同下一代更精良的设计,将MCU市场推向另一高度。

热门文章